隨著最新版《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正式施行,為醫療器械賦予電子身份證,加強對醫療器械全生命周期和全過程監管,加大處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監管的嚴格化使得“重采購,輕管理”等現狀將會得以改觀。在殘酷的市場競爭環境和政策的影響下,醫療器械維保服務市場的發展趨勢是什么呢?
一、中國醫療器械維保服務市場的現狀
據國家藥監局發布的《2020藥品監管統計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實有醫療器械生產企業 2.65 萬家。醫療器械種類繁多,有非常精密復雜的大型醫療設備,也有非常簡單普通的小型機器,不同的醫療設備所涉及的知識、技術、零部件、檢測方法存在著很大差異。
目前醫院醫療設備維修維保途徑有三種:一是由醫院設備科負責管理;二是由醫療器械的原生產廠家負責管理;三是由第三方醫療器械維保服務機構負責管理。當然,多數醫院的維保模式并不單一,而是有主有輔交叉進行,比如院內自主維保+原廠維保、院內自主維保+第三方維保等。
從市場占有情況可以看出,目前廠家提供的設備維保服務仍占主要地位,大多數醫院對廠家存在技術上的被動依賴。目前國內大型設備的采購來源大部分都是進口品牌,而這些設備的維保費用往往會成為“超支“的對象。對于醫院來講,選擇合適的維保模式會降低費用成本。
維保模式 |
優勢 |
劣勢 |
醫院自主維保 |
方便、費用少 |
受人手、配件、技術等較多限制 |
原生產廠家維保 |
專業性強,配件充足 |
服務成本高、維保費用高 |
第三方專業維保 |
維保費用合理、覆蓋范圍廣、維保效率高 |
質量同企業技術、服務能力有關 |
*維保模式對比圖
二、中國醫療器械維保服務市場的發展趨勢
2016年,國家先后出臺了《醫療器械使用質量監督管理辦法》和《關于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政策,鼓勵發展第三方醫療器械專業維保服務隊伍,在醫療器械質量管理備受重視的環境下,國家正在公平開發的競爭市場,這也使得第三方醫療器械技術運維托管服務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
1、第三方運維服務公司是醫療設備維修市場社會化發展的一個必然產物,原廠的高價服務與醫院自身的力量不足,讓第三方成為醫院又一個優質的選擇。
2、第三方運維服務公司的介入在競爭中引入了更先進的醫療設備維修管理模式,醫療設備資產管理軟件、應用培訓,設備質量控制、檢測等附加值服務的增加,提升了競爭力的同時也提高了醫療服務質量。
3、提供專業化的維保技術:一些有規模的第三方服務公司也擁有專業的工程師隊伍(原廠工程師)、多渠道的備件、服務質量也更趨于高效。更客觀的維修費用顯著降低了醫院設備的維護成本,同時減少庫存備件成本、維護人員培訓費用等。
對比歐美國家相對成熟的醫療器械售后服務體系,美國有50%的醫院交付給第三方醫療器械維保服務公司整體托管。這一措施給醫院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管理效能明顯提高,醫療設備使用壽命延長,使用效率明顯提升。醫院可以”輕裝上陣“,專注于醫療事業,而不需要為這些瑣事而”分心“。而國內第三方維保服務行業因種種原因還有待成熟,但政策的支持將推動第三方快速發展,枳梏將慢慢解開。以聯幫服務為例,依托聯幫母公司雄厚的資源支持和成熟的管理經驗,引入更多合作伙伴,提升業務覆蓋面,在全國21個省市設立了服務網點及配件倉庫,實現設備問題迅速響應、設備故障及時解決。